(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她的美丽,只剩下传说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年我从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後魂儿绕梦牵!痹脑卵廊娜啡缯馐住对卵廊烦哪前忝览觥
位于敦煌城南的月牙泉,与环绕的流沙之间仅隔数十米,千年来,它一直没有被掩没。于是,这一汪泉水便成为了西域大漠中的一个美丽传说。
往东约10公里,便是千佛所居的莫高窟。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这是世人心目中的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所,这里把中亚、西亚、南亚、欧洲与东方的长安连结到一起。月牙泉就是敦煌的眼睛。
敦煌多风,每年冬季至次年夏初都是风季。大风来时,沙飞石滚,鸣沙山上的流动沙丘如群魔乱走,一夜之间山型大变。但即便如此,上千年来,月牙泉这一湾泉水仍静处于沙山之间,未受丝毫影响。
月牙泉本是发源于祁连山的敦煌母亲河——党河的一段河道,学者推测,若干万年以前党河改道,原先的古河道渐渐被风沙掩埋,因月牙泉所处地段地貌特殊,被保留了下来,由于地下潜流不断地补充与出露,形成众多的泉眼,聚水而成池,得以不涸不竭,存留至今。
有关月牙泉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东汉时期的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即鸣沙山)……山之阳有一泉,云是沙井(即月牙泉),绵历今古,沙不填之。”传说中,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国,大军行至鸣沙山下,天气燥热兵马酷渴,李广利掌剑刺山,感动了观音,观音将手中的净瓶向下抖动了几下,于是水珠如银豆倾泻而下,汇在一起,从此便形成了月牙泉。另一种传说干脆就称月牙泉是古雷音庙前的一碗圣水变成的。
“我们小时候到月牙泉玩,风一起睁不开眼,但到泉边沙子就打不到人!71岁的敦煌人朱钺对儿时的月牙泉景象记忆深刻。
可以发出隆隆山响的鸣沙山和沙不掩泉的月牙泉自古就为敦煌人所崇拜,他们赋予月牙泉和鸣沙山以神性的威仪。在解放前,妇女甚至是不让到泉边去的,怕冲撞了龙王,月牙泉也被称之为药泉,泉水被称为圣水。但在朱钺的记忆中,留下更多的还是热闹。
“月牙泉南边的高台上是一片古建筑,大部分是清代的,有的建筑甚至是唐代留下来的,几个道士在那里住,像药王洞和娘娘殿,总是香客不断”。
“月牙泉总有祭祀活动。每到端阳节,敦煌县县太爷都去求雨。县太爷光着脚,头戴柳条帽,挽着裤腿,到月牙泉去取水,然后到城南门外唱戏三天,大人们都排着队跟在后面,我们就跟在大人后面。”
即便在平时,这些孩子也经常会到月牙泉边,那时泉里还有黑得发光的铁背鱼和有催生药效的七星草,水面上游荡着野鸭,大一点的孩子会从家里偷出酒来,大家在水里摸鱼,在泉边抓鸽子,然后点燃一堆骆驼刺,做着烧烤。
遇到夏天天热的时候,朱钺的爷爷还会带着他们到月牙泉边的道观里住,看敦煌城内的文人雅士在此题诗作画。每年特定时间,从青海到西藏朝拜活佛的喇嘛会路经此处,并在这里的达摩殿念上一个月的经文,只有在这时,朱钺才可以看到常年关闭的达摩殿内部:没有任何雕塑,只有满壁的彩绘。
这些出自老敦煌人朱钺60余年前儿时的记忆,往事已如青烟杳去。如今的月牙泉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五六十年代,当时月牙泉的水位在这个柳树下面的位置”。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副主任王建书指着一棵老柳树,柳树的下半被水泥砌住保护起来,这是月牙泉旁年代最为久远的树,因为正值冬季,老树看起来和已经结冻的泉面一样缺乏生气。根据资料,与朱钺小时的月牙泉相比,现在泉面水位的海拔高程在当时月牙泉的泉底以下。
据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原地质矿产部兰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调查资料显示,从1947年至1999年,月牙泉水位总下降幅度达到9.5~10.5米,水面面积也由1960年的22.32亩缩小到8.5亩,最大水深由五十年代的10米左右降至1.4米左右。
据月牙泉管理处王晓雷介绍,2000年以来,月牙泉的水位仍以每年平均10余厘米的速度下降,其间,泉水急剧下降,泉底显露的现象也偶有再现。目前月牙泉的平均水深约在0.5米左右,“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补救措施,再过两年,我们就再也看不到月牙泉了”十年来每天都在监测月牙泉水情变化的王晓雷判断。
“我的心里藏著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她是否也换了容颜!
就如田震的《月牙泉》中唱的那样,这个“天的镜子”已经不再明亮。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何晓鹏】